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有关精神和要求,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0月27日下午在天龙国际大酒店多功能厅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论坛。
本次学术论坛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主题,来自全省中小学校长和老师近150名参训学员以及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老师齐聚一堂,围绕研讨会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验。

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郑银凤博士主持,她对参会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在川东北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研讨会中,学院万尧绪博士以“蜀道上的思政课”为主题,分享了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微课建设工作中的相关经验,介绍了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试点后,目前在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段特点重点打造导向鲜明、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思政“金课”,不断推进“蜀道上的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高效贯通。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莉老师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主题,从为何一体化、何为一体化以及如何一体化等角度出发,阐明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路径探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自己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思考,进行了具体的教学设计阶段分享。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欢欢老师以“大中小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以初高中为例”为题,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现状、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措施三个角度分享了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初高中法治教育的课本教材,进行了具体的对比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教学建议。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涛老师以“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析”为题,从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原则及实现路径三个角度阐述了大中小学爱国主义一体化建设,并指出推进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每一代青年教师的努力。

在研讨交流环节,来自中小学的代表依次发言,泸州市合江县望龙初级中学副校长黄代金老师;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初级中学高级教师、德育主任熊万寿老师;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初级中学副校长周群丽老师;成都市龙泉驿区义和小学校校长蒋莉老师;遂宁市河东新区 洋渡实验学校校长夏典举老师;广安市广安区思源小学校校长胡丽丽老师;遂宁市经开区明月小学校校长周静老师;广安市岳池县凤山小学校校长江丽萍老师;广安市武胜县双星小学 校长黄伟老师。出席研讨会的老师们依次就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思政课在不同阶段的现状、问题,深刻阐述了个人的应对建议,既有高屋建瓴的教育新理念,又有来自基层学校的创新探索和鲜活案例,妙语连珠又发人深省,既感受到各学龄阶段思政课系统性教学取得的已有成就,又体会到每位思政课教师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投入的激情探索和深刻反思。



会议最后由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银凤老师总结。她表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党的事业永续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质量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本次研讨会高度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会老师们围绕如何共同营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大格局分享了心得,交流了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理论研讨效果,这对于我们循序渐进地开好思政课,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有序衔接、创新育人新样态和新格局都具有积极意义。
原链接:https://mkszyxy.cwnu.edu.cn/info/1085/7460.htm